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空

三轉法輪、二諦與他空中觀–—記佛教法相學會 2022年中觀學講座第二講

2022-07-29

他空見一詞首創於公元十一世紀,由藏人宇摩‧彌覺多傑(yu mo mi bskyod rdo rje …

Read More »

觀心的方法──傅大士在〈頌二首〉中的禪意

2022-06-17

一首出自禪宗的先驅人物傅大士的偈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看過的人都會…

Read More »

釋除有關「人生是苦」和「一切皆空」的誤解:「空」不是甚麼都沒有⋯⋯

2022-04-08

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

Read More »

再談色、空與《心經》「色即是空」意涵

2021-07-02

《心經》中提及的「色即是空」,其中的「空」是指空性而非虛空,但空性與虛空又並非截然不相關。其中虛空也…

Read More »

從科學析空入佛,談色空、極微及「演若多迷頭自走」戲論

2021-01-15

佛法中常提到的色與空以及三法印的「 諸法無我」,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那可否從科學入佛呢?本文嘗試分別從…

Read More »

《物不遷論》剖析世人對現象的誤解 (上)

2020-09-11

東晉時期,著名僧人和佛教學者僧肇,是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得意門生,被稱為「解空第一」,其《肇論》是印…

Read More »

略論《金剛經》中並無「空」字,經中透過甚麼方式來說空義

2020-06-05

《金剛經》屬《大般若經》第二處第九會,是大般若經的精華。經旨是說空義,闡釋般若智慧。但《金剛經》全文…

Read More »

我執是引起眾生無明苦惱的來源──認識「你」、「我」、「他」

2019-10-15

「你」、「我」、「他」,是我們在日常談話中慣用的代詞,雖然我們時常會用到這些名相,但其實我們並沒有留…

Read More »

兩種真實——世俗諦與勝義諦(二):《中論》的觀點

2019-07-19

到底《般若經》所說的「空」和「無」是世諦?還是「第一義諦」?若「無」是世諦,「無」與「有」有何分別?…

Read More »

佛教建構倫理學的步驟 (三)

2019-02-01

由佛教有建構倫理學的可能,到佛教有明確的倫理立場,凡此均是建基於佛教「空」的概念。惟前文[按:〈佛教…

Read More »

佛教建構倫理學的步驟 (二)

2018-08-31

沒有「空」,則倫理學難以建立;但只有這一意義的「空」,則亦難有一固定價值取向的佛教倫理學。是以,我們…

Read More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018-01-05

三十年前,媽媽才剛過五十,入了醫院已有三個多月,年少的子虛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寄望媽媽早日出院,…

Read More »
Page1 Page2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BDG new1

贊助

rhfamilyfoundation_logo_BGC
tlky_logo_BGC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