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劫老病死,常磨迮眾生。」對老病死,你有幾分覺知呢?怎樣思惟死亡,才算是精進不放逸?經典中,佛陀提…
修習「四念住」,有助我們「觀察」自己的身心狀況及流變,呈現人的身體、感覺、心念及諸法的形相。「覺知」…
培養清淨善心、善念很重要。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隨時保持善心善念,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外面的境界…
第五波疫情緩和,隨著各類限制的條例鬆綁,大家都盡可能離開待了許久的家,外出用餐或散心。由一月防疫措施…
今人學佛,往往是諸經都讀,一會《心經》,一會《地藏經》。我們如何選擇經書?我們如何知道自己要修哪部經…
各人修行各人得,各人吃飯各自飽。難以尋得同個方向、同個理念的同參道友,只能深入經藏多聞正法,顧好自己…
佛教藝術是人類實踐宗教信仰的一種體現。論藝術的起源,不外乎內在精神與外在連結的實踐活動,無論是藝術欣…
慈心禪是一種培育慈心的方法,我們可藉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散發慈心,練習更珍惜自己,以及周遭的眾生。…
真所謂有多大的願力,就有多大的阻力,問題出現了,學習去克服與面對。向古大德學習,不為名聞,不為利養,…
出家的意義我們都應該知道,同時,我們也要知道為何出家,出家以後,對於自己有何要求,應怎樣督促自己,鞭…
不由自主想起之前,她面目猙獰的呵斥言語,實在不想在這種場合歷史重演,內心與雙手都不停戰抖著,不斷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