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詞碑】之Namaste!

合掌示禮不單見於印度文化,還遍及亞洲各個地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合掌示禮不單見於印度文化,還遍及亞洲各個地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如果你有印度朋友的話,你一定會知道 “Namaste” 這個說法,它等於我們中文裏的一聲「你好!」,那是印度、尼泊爾人時常掛在嘴邊的問候語。

同樣是一句問候語,Namaste! 卻比「你好!」來得意味深長,因為正式來說,它不僅是日常交際的一句問候,還是宗教上的一種禮節,這禮節稱為「合十手印」,又稱「合十禮」,即是梵文所講的Añjali Mudrā。Añjali包含了尊敬、問候的意思,Mudrā 則指「手印」。Namaste源自梵語,由namas(鞠躬)與 te(你)兩個詞素組成,意思是「向你鞠躬致意」。印度人見面或道別時雙手合十,指尖向上,置於胸前,加上微微點頭(頭部鞠躬)的動作,那是一種交際禮儀,作為向對方表達敬意。

這個合十恭敬的手勢不單見於印度文化,還遍及亞洲各個地區。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情景,都可見到合掌的禮儀。人們一般會以此表示感謝、感恩。除此之外,人們在祈禱、祝願之時,或在廟宇裏、神像前均會合掌示敬。有練習瑜伽的人必定知道,雙手合十更是練習時的一個指定動作,能使練習者靜下心來、專心一致,從而幫助緩解心理壓力和焦慮。此外,僧侶之間也常以合十之禮來互相問候,而佛教徒參見佛像之時,也會誠心合掌以示尊敬。

嚴格來說,對不同人行合十禮,雙手擺放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對僕人要放在胸前,對高階的人要放在嘴處,對父母或長輩則要放在鼻處,而對國王和僧侶便必須放於眉際,至於面對神明,則要放於頭頂之上了。

「合十手印」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據說在距今二三千年前的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時期已經存在的了,那是比我國的商代更早的一段文明歷史。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印章,印章上便刻有雙手合十的姿勢。合併兩掌,集中心思,恭敬禮拜,那看來是印度自古所行之禮法。

這種禮法其後為佛教所沿用。作為一種宗教禮節,「合十手印」所包含的意思深遠廣大。所謂合者,和也。雙手抬起,赤手空拳,即毫無鬥爭之意,而在對方面前雙手合十,更代表了友好與和平的願望。

佛教將一切眾生分為十種界,其分別為: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當十指合於一處,即合十法界於一心,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團結;而十指合於心口,則表示誠心誠意,即「十指連心」。佛經有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平時十指散亂,代表散亂的妄心,現合於一處,此謂之「一心不亂」。

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