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如何透過禪定減少游蕩的心--陳瑞燕教授帶我們重新思考快樂之道(一)

圖:陳瑞燕

你快樂嗎?

我們都希望快樂,但是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快樂,患抑鬱症與焦慮症的人愈來愈多。

小孩子本該是最快樂的,但是有情緒問題的小孩越來越多?不快樂有何後果?

輕則生活壓力很大,重則有情緒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甚至你的身體開始出現毛病。

其實癌症是跟情緒有很密切的關係。很多癌症病人首先是情緒開始出現問題,但是如你一直不理會它,慢慢身體便會給你一個重大的訊號。所以你要治好身體的病,現在便要從情緒改善方面入手,慢慢跨過情緒障礙,逐漸變得快樂。

癌細胞最怕的是甚麼?癌細胞最怕快樂。你快樂了,它便不快樂。甚麼是癌症?基本上,癌症就是你本來身體的細胞,它不是一個外來的病毒,為甚麼你自己會攻擊自己?就是因為你對自己不夠好,不夠快樂。

想要康復,便要先快樂起來。

重新思考快樂之道

請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圖:陳瑞燕

你會寫上甚麼呢?有人說健康的身體、活著、有錢、有工作、不用工作、玩樂、美食、運動、知足、沒煩惱⋯⋯我就會快樂。

我們從小到大,還有現在社會的文化都告訴我們,如果我可以怎麼樣,我就會快樂。如果我有甚麼,我就會快樂。

所以小學畢業後,我們要念中學,中學畢業後,我們要念大學,你念完書後,便告訴自己,要找到最好的工作,你就快樂。

有人說知足常樂,那麼,你所謂的「足」又是甚麼呢?

你可以說「我很簡單呀!我有車、有房子、有家庭、有孩子,然後我有退休金,我便知足了。」這不是很簡單嗎?我有這些,我就快樂。

但後來你漸漸感到,你以為你拿到一些東西後,你便會快樂,慢慢就覺得似乎是要無止境地去找一些東西來讓自己快樂。

例如,我給自己買一份很好的禮物,我就快樂了。

你在買禮物的時候,是感到快樂的,但過了一段時間,你又再不快樂了。我們周而復始地想得到一些東西來讓自己快樂,但最終這種快樂是很短暫的。我們從小學習如何快樂的方法,都不能讓我們變得快樂。

為甚麼追求滿足慾望不讓人快樂?

因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的。但是可以滿足我們的慾望的東西是有限的。我們不斷地尋找一些可讓自己快樂的東西,肯定不會快樂。

我們重新思考快樂之道。

我預備了三個可以讓我們快樂的方法,看看它們對你們有沒有幫助。

方法一:禪定減少游蕩的心

圖:陳瑞燕

現在邀請大家參加一個哈佛大學很有名的心理實驗:

研究員不定時地發送「你現在的感覺如何?」這個問題給參加者,讓參加者在不同時段為自己的感覺評分。零分是非常差,一百分是非常好。

然後,參加者再回答另一問題「你現在在想甚麼?你想著的事情跟你現在做的事有關係嗎?」

就像你現在想的是我正在說的話,還是想著別的事情?你們誰是一心一意地想著我說的話呢?

研究員發現大概一半的人正在想著的事情跟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根本沒有關係,而這類人是比較不快樂的。

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當下」,那些想著別的事情的人不懂得活在當下。

人們花很多時間想著周圍沒有發生的事情,即是心不在焉。我們有時會想著一些虛無縹緲的事情;有時想著過去曾發生過的事情;有時想著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有時想著永遠都不會發生的事情。

圖:陳瑞燕

很多人擁有一顆遊蕩的心,哈佛大學的教授稱它為Wandering Mind,意思是說你的心在四處遊蕩著。一顆飄蕩不定的心,是不快樂。

其實佛陀很早便洞悉這個道理,但是人們不明白,科學家只是用現代化的語言來轉述佛陀的話,用醫學和心理學把它演繹出來,讓大眾更容易理解和學習。

為甚麼擁有遊蕩的心的人不那麼快樂呢?

從科學的角度得知,遊蕩的心耗盡了很多我們大腦的能量。你以為壓力太大,玩玩手機是可以讓你休息一下。這是不行的。因為你的大腦並沒有真正休息。

有人甚麼都不做便認為是休息了,但你的心可能是在四處遊蕩,可能是在想著昨天吃過的東西,想著將來想做甚麼事情⋯⋯

遊蕩的心耗損我們大腦很多能量,不要以為坐著甚麼都不幹,腦子在想其他事情,大腦就是在休息了。其實不是的。

圖:陳瑞燕

看看這大腦顯影上的紅點,就說明了即使你甚麼都不做,當心在遊蕩,想著別的事情時,都是在消耗著大腦的能量。

我們可以怎樣把能量儲存起來呢?當我們消耗太多能量,沒精神做事情,又不開心,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圖:陳瑞燕

佛陀告訴我們要禪定。

佛陀在菩提樹下安靜下來,他是怎樣安靜的呢?

外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減少心的遊蕩,活在當下,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情,你便能漸漸地感到快樂。

但是很多人喜歡一心二用,邊回答別人問題,邊看手機。其實你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你的心已不在了,心不在焉,這樣你不會快樂。

遊蕩的心就是指胡思亂想。

很多情緒問題剛開始的時候是由胡思亂想所引起的。想改善情緒問題,就要安靜下來,減少胡思亂想。

很多人學禪定,學坐禪,就是想把心安靜下來。禪定或坐禪的方法有很多,你覺得哪個方法對你有用,你可去做。但是你要明白,禪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我們的心靜下來、定下來。

怎樣做到禪定?

就是你的心神要一致。做事的時候,心神就只放在該事情上,不要心和行動不合一,這樣是很不快樂的。當你不是邊看手機邊吃飯,或是邊看手機邊做事,你的大腦便不會這麼累。

禪修是修甚麼?是修你的心。

心能靜的人,才會快樂。不是需要得到任何東西,才能快樂。因為你們的心已靜下來,定下來。你們都學了不同的方法讓你們的心靜下來,定下來,所以你們就要好好練習。

不同的人可用不同的方法作禪定。你要是問我怎樣做,我就會說練習少林禪武醫內養功,這是源於佛法的修心訓練。

圖:陳瑞燕

這是在莫高窟內一尊北魏時期的禪定的佛像。你看是否像在做德建師父教的丹田呼吸法呢?佛像的手放的位置,不就是師父教我們手放丹田。這壁畫告訢我們早在北魏時期已注重手放丹田,以達至禪定。

為何要手放丹田?你的手在那裏,你的心就在那裏。我們做過科學研究,發現丹田跟大腦是相連的。你可坐著或站著做,外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手輕輕的安撫你的丹田。

有時你的氣不太順,就很難安定。就很難進入安定的境界。我們可以做德建師父教的沐鼻法。沐鼻法看似簡單,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做法是兩手放鬆,把手輕輕放在鼻子兩側,一上一下地移動雙手。當鼻子通了,你就輕輕鬆鬆地做自然丹田呼吸法。

如果你不能控制你游蕩的心,我提議你可以先做沐鼻法,然後才打坐,你就會感到很舒服。

每天請你靜下來十分鐘,或是每天做三至五次,每次五分鐘也好,讓你的心安靜下來,當你能控制遊蕩的心,你就感到精力充沛,你沒有浪費消耗你大腦能量。

(待續)

(「快樂之道」系列之一)


延伸閱讀:

慈悲心是快樂心--陳瑞燕教授帶我們重新思考快樂之道(二)

感恩使人應對無常--陳瑞燕教授帶我們重新思考快樂之道(三)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9%b3%e7%91%9e%e7%87%95/" title="Posts by 陳瑞燕"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瑞燕</a>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