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觀經》探知釋迦世尊的「密意」

隋唐祖師解讀《觀經》,有別於宋明祖師

解讀《觀經》時,很多人被經題「誤導」,以為是釋迦牟尼佛教求生者以「觀想念佛」的方法得生淨土。若他們不能修觀,則退而求其次,復教他們修福,還望行者力求「蓮生上品」。又若他們不能修福,只好教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起碼可以「蓮生下品」;雖是胎生,含華未出,歷劫方開,但總算有幸得生。

所以,淨土法門雖聲稱自是「念佛法門」,但很多人認為是釋尊開個方便給愚劣凡夫,以最易的方法「入圍」,住入蓮胎,在極樂世界繼續修高深妙法。因此,不少自稱修淨土法門的人也看不起持名念佛,寧願追求較高層次的觀像念佛、觀想念佛,乃至實相念佛,爭取蓮生上品!以上的觀點和論釋是宋明年代祖師對淨土法門的主流思想。

但隋唐年代祖師對淨土法門卻有另一番的解釋。唐朝的善導大師依釋迦世尊所說的淨土三經,及依彌陀世尊的本願力救度,並依龍樹及世親等菩薩的法脈傳承來解讀《觀經》,立其要義,並佛前結願,諸佛證竟,楷定古今。以下簡述《觀經》大意:

未得天眼的凡夫,不得作觀,求生淨土 

事緣韋提希皇后在王宮遭逢家變,慘絕人寰,她深感生無可戀,欲求生無憂惱處。釋迦世尊自來赳請,先應許韋夫人提請,教以「思惟、正受」,以觀想念佛方法求生淨土。 

但釋尊在未說定善十三觀之前,即告韋夫人:「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由此可知,《觀經》不是教我等未得天眼的凡夫,以定善觀行方法求生淨土。 

韋夫人是追隨釋尊多年的弟子,雖其根機不堪受定觀善法,但釋尊在沒有人提請下,自開三福,告知韋夫人:佛弟子若欲求生淨土,亦可從散善三福入手,找一個切合自己根機的方法,「不一定」要依定善觀行法得生。 

由此可知,《觀經》主要是釋尊引導韋夫人,透過三輩九品文先認清自己的根機,再教相應其根機的方法,得生淨土。只因韋夫人提請,釋尊不得不隨她意而先說定善前十三觀,讓她知難而退,再說散善後三觀。 

釋尊由大乘善法說起,若韋夫人不能修,再說小乘善法;若她亦不能修,再說世間善法,越趨越下;若她連世間善也做不到,唯能造惡,這樣的人怎能得生彌陀淨土呢?釋尊自來赳請說《觀經》,心中必有一番「密意」,使韋夫人及佛入滅後我等凡夫蒙受未聞之益。 

釋尊以三輩九品文引導我們,先認清自己的根機 

究竟韋夫人在三輩九品之中,屬於哪一輩、哪一品的根機呢?奇怪的是,釋尊在未說散善三福的三輩九品之前,即告韋夫人:「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釋尊這麼一說「即便往生」、「必生彼國」,令欲求生淨土者突然異常振奮,何况「三心」的果益置於最高的上品上生之機呢!雖然釋尊未有詳釋「三心」的內涵,但顯然應在後面三輩九品文中,清楚地詳細交待。 

先看前五品的機眾,他們都是堪受釋尊所教的散善三福之法,只因法子們受法程度不同,故分品別,但在每品文中,釋尊皆鄭重地提到,只要他們「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淨土」,即迴所修業,向所去處,亦可得生。 

但是,這種「迴向願求」只是「三心」中的「迴向發願心」而已,沒有提及至誠心、深心。至此,釋尊似乎還未詳釋「三心」的內涵,他會否在餘下四品文中清楚交待呢? 

至於後四品的機眾,他們都是未聞佛法,或平生不堪受釋尊所教的散善三福,仍受苦樂二法的人,但臨終遇善。善知識告知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等等妙法,教令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最後,他們皆蒙阿彌陀佛臨終來迎,接引往生。 

行文至此,我們當知此四品機眾只靠稱念佛名的一法,而得生淨土,所謂「臨終遇善」,更說明釋尊的定散善法,與彌陀的持名善法,在往生淨土方面「不一定」扯上任何關係。 

再者,下輩的機眾沒有佛法、世俗兩種善根尚且可以持名念佛而得生,何况上、中輩的機眾,乃至堪受釋尊定善觀行的法子,「不一定」靠釋尊善法迴願,也可以迴釋尊定散法,向彌陀持名法,而得生淨土!那麽,這個「三心」的內涵,豈不是在於「持名念佛」,「即便往生」、「必生彼國」等! 

事實上,阿難尊者在《觀經》問釋迦世尊:此經之法要,當云何受持,而釋尊回應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確認了《觀經》的法要,非定非散,而是「持名」一法。這也是「三心」的內涵,釋尊的「密意」。善導大師論釋此經句:「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