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聖嚴法師: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甚麼?(一)

聖嚴法師的紀實電影《本來面目》

我們的本來面目是誰?

這是法鼓山聖嚴法師的紀實電影《本來面目》預告片中的第一句話。電影的介紹文字又說:「本片獻給在人生道路上,追尋意義的你一起發現,生命的本來面目。」

讀者諸君或有所聞,「本來面目」乃禪門用語,但它的具體意思是甚麼?

這得從禪宗六祖惠能(慧能)的故事說起。

大家都知道,惠能本是個目不識丁的樵夫,二十四歲時聽人誦讀《金剛經》後開悟,決定辭母北上黃梅東山寺(今湖北省內),投禪宗五祖弘忍門下,不到一年,僅憑一首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得到了五祖傳承的衣缽。

所謂衣缽,就是出家人的用品,衣乃僧人日常穿著的袈裟;缽乃僧人化緣用的缽盂。而所謂衣缽相傳,就是指師父把衣缽交付給弟子,代表弟子已開悟得道,得到師父禪法的精華,也代表佛法的傳承。

禪宗衣缽在東土相傳凡六世,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但在惠能以後,衣缽不再相傳了。禪宗最重視的衣缽傳承方式,怎麼到了六祖以後突然消失?此乃後話。

話說回頭,五祖弘忍沒有把衣缽傳給追隨他多年的首座弟子神秀,而悄悄地傳給了在寺內劈柴舂米才八個多月的惠能,這是因為五祖認為身下包括神秀的眾多門生還沒有真正悟道,只有惠能一人參透佛理,明心見性。但五祖心裏知道,惠能一旦成為六祖,必會招來眾弟子的妒忌,更甚者會惹來殺身之禍。

五祖將衣缽傳給惠能,囑其廣度有情,將心法流傳後世。惠能跪謝師父,乘夜帶著衣缽匆匆南逃,兩個月後來到大庾嶺。未幾,神秀果然派人追殺惠能,數百人四處打聽下落,其中有位曾任將軍的僧人叫惠明,健碩挺拔,性情粗燥,率先追上了惠能,擋在他的面前,要求他交出袈裟。惠能處變不驚,淡然一笑,遂把衣鉢放在大石上,道:「這就是禪宗歷代祖師一脈相傳的衣缽,你拿去吧。不過,這衣缽是祖師之間以心印心的信物,豈是依靠力氣爭奪所能得到的!」說罷便躲進草叢裏。

惠明看到衣鉢,雙眼發光。然而,當他伸手去拿的時候,卻怎樣都拿不動。試了又試,袈裟依然紋絲不動。惠明心中頓時產生了複雜的反應,覺悟到衣鉢代表的是佛法,代表了佛之心印,沒有得到祖師的傳承,縱然使用武力奪得,也不過徒有其表。這袈裟必須要有大善根、大福報、大智慧的人才能得到的呢!

惠明由疑生畏,由畏生敬,慚愧說道:「行者,請見諒,我錯了!我不是為衣鉢而來,是為求法而來!聽說你得到五祖的傳承,是為六祖,請您為我說法。」

惠能聽到這句話,受了感動,從草叢裡出來,並對惠明說:

「你把心中各種善的、惡的想法全部摒除,甚麼念頭都不要生,然後我再說法。」

惠明雙目下垂,放慢呼吸,不久臉上也平靜下來,心中沒有生起任何念頭。漸漸地,他感到一切聲音消弭到無邊靜寂,又彷彿聽見天外之音,也看見無限大的空間。在這無際的時空中,他進入了不二境界。

良久,惠能對他說:「現在你心中沒有善緣,也沒有惡緣,此時此刻是否就是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惠明囅然一笑,豁然開朗。惠能遂說:

「不思善,不思惡,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這就是「本來面目」的故事。

聖嚴法師有一篇文章,叫〈不思善,不思惡〉,當中便對此事作了詮釋:

「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和『性』。『心』是智慧,『性』是佛性。一定要到心中無罣礙,心中不存任何痕跡,這時再看一看你的本來面目是誰。《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人本來具備的條件跟佛完全一樣,所以叫本來面目。如果常常有善、有惡、有好、有壞,心中始終被這觀念所混淆,就會愚癡而沒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明心見性。這兩句話使惠明當下就開悟了。」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