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鑑真銅像」在東京上野公園落成,紀念唐代僧人鑑真大師為法忘軀的精神

(圖:新華網)

紀念中國唐朝僧人、「日本律宗初祖」鑑真大師的雕塑作品《鑑真銅像》,7月20日在日本東京上野恩賜公園落成。

《鑑真銅像》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造型古樸,連底座全高280厘米,以黃銅鑄就。作品以寫意手法,表達大師發願東渡弘法、矢志不渝的形象。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說:「鑑真大師旅日十年間,不但傳播佛法教義,還將唐代文字、繪畫、書法、雕刻、醫藥、工藝、印刷、建築、飲食等文化傳入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他又認為,《鑑真銅像》得以永久矗立在上野公園,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法忘軀     歷經十二年赴日傳戒

鑑真大師(687-763年),揚州人,俗姓淳于。他十四歲出家,研習律學與天台止觀,曾到洛陽、長安參學。他潛心向學,博通三藏,並遍學醫道、書法等。四十六歲時,他自長安回到揚州,在江淮地區弘律傳戒,後來又在各地建設寺院、佛像,並在寺中設慈善醫療機構,救濟貧病,聲名遠播。

佛教自六世紀傳入日本,但戒法不全。大師用了十二年時間,總共東渡日本六次,其間經歷重重磨難──首次東渡,因被人告官攔阻而未能成事;第二次東渡時,船隻被暴風急浪打破了,令他差點身亡。大師在第五次東渡失敗時雙目失明,仍不改其志,發願過海弘法。

753年第六次東渡時,大師的心願終於成真。其時,他已六十六歲。及後,他於東大寺毘盧遮那大佛殿前設立戒壇,親自為日皇與民眾傳授菩薩戒,是為日本登壇授戒的開始。

據說,第六次東渡時,前後同伴已死三十多人,退心的有二百多人,只有少數弟子不顧生命的危險,以十二年時間圓滿赴日傳戒之願。

鑑真大師不但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還把醫學、建築、藝術等技術帶到日本,受到後人的敬仰和懷念。


延伸閱讀:
說到日本佛教,就不得不提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日本幾乎無人不識。他的名字是「聖德太子」⋯⋯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