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初步了解空海法師的生平後,便開始認識他的思想。空海法師為了學習《大日經》的奧義,來到大唐,向「唐…
雖然遭上重重險阻,但空海法師求法之心不變,最終來到長安。當時唐代以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及密宗最盛行,…
空海法師從小已吸收了大量儒、道思想,但仍得不到滿足,於是他決定皈依三寶。在二十歲時,於槙尾山石淵寺的…
筆者與空海法師的緣份,始於在志蓮夜書院修讀「日本佛教史」課時,聽導師所說介紹。當時我對法師求法之心切…
艱巨如鑑真大師的東渡,我們應以他不懈的決心及對佛法的堅定信心為榜樣,學習他捨我其誰的精神,愛護地球,…
咒語雖是玄奘法師提出的五種「不翻」之一,不過,如果能了解咒語的意義,有助於在持誦咒語時,對於所皈敬的…
因緣的能量讓這本書重見天日,法師認為他有責任把這書中,泰忍比丘的筆記整理面世,連同古籍輸入電腦,重新…
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觀音寺有一本佛教的戒律古書《三籍合觀》,是觀成法師十多年前…
景戒相信人本皆有善種子,雖然受各種業力牽引,最終仍可透過修福達到解脫。《日本靈異記》卷下「災與善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