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空見一詞首創於公元十一世紀,由藏人宇摩‧彌覺多傑(yu mo mi bskyod rdo rje …
發了菩提心以後,接下來就要具足菩薩的正見,也就是菩薩的認知。菩薩的認知,不是一般的認知,不是世俗人的…
《般若心經》可算是一部雅俗共賞的佛教經典 ,不同宗派的佛教徒對它有著不同的闡釋。學者以各種學術語言來…
《中論》所使用的語言,是極度濃縮的偈頌形式,故大家對它的把捉,往往因人而異。很多人堅信自己對《中論》…
四聖諦,可謂佛陀教法的核心,是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作第一次說法時的內容。在原始佛教中,佛弟子十分重…
樹菩薩在〈觀四諦品〉第八頌中,以「依二諦說法」來理解二諦,既能與《般若經》的內容相應,以疏理空、有之…
邵頌雄教授於「從龍樹《中論》第二十四品深入瞭解大乘空觀」的講座中指出,近代的中國佛教將「緣起無自性空…